考虑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空间分布的系统特性分析.pdf

  • 文档大小:3.19 MB
  • 文档格式:pdf
  • 约 7页
  • 2021-06-25 发布
  • 举报
考虑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空间分布的系统特性分析1 考虑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空间分布的系统特性分析2 考虑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空间分布的系统特性分析3 考虑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空间分布的系统特性分析4 考虑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空间分布的系统特性分析5 考虑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空间分布的系统特性分析6 考虑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空间分布的系统特性分析7
已阅读完毕,您还可以下载文档进行保存
文档单价:6.00 会员免费
开通会员可免费下载任意文档
  1. 1、本文档共7页,内容下载后可编辑。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42卷第21期2014年11月1日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PowerSystemProtectionandControlVb1.42NO.21NOV.1.2014考虑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空间分布的系统特性分析张明霞,田立亭,杨水丽,胡娟,侯朝勇(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100192)摘要:电动汽车充电的便捷、安全是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必要保障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集聚性,充电负荷接入电网的位置和容量不同,势必给电网带来不同的影响。如何适应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接入成为电网建设规划中面临的重点问题之一。基于现有的电动汽车充电方式的讨论,考虑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随机分布和局部集中分布两种方式,通过仿真计算,详细研究了接入电网的电压和损耗特性,并对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接入电网的电压和损耗特性与充电负荷的分布密切相关。最后提出电动汽车充电站点设计和选址依据。关键词: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随机分布;局部集中分布;电压下降;网络损耗InfluenceofelectricvehiclechargingloaddistributiononpowergridZHANGMing-xia,TIANLi-ting,YANGShui-li,HUJuan,HOUChao-yong(ChinaElectricPowerResearchInstitute,Beijing100192,China)Abstract:Convenienceandsafetyofelectricvehicleisessentialforelectricvehicleindustrialization.Sinceelectricvehiclechargingloadisofrandomandaggregation,differentchargingpositionandpoweraffectpowersystemindifferentway.IntegrationofEVchargingloadwillbecomeoneoftheimportantproblemsforgridplan.Basedoncurrentchargingmodes,thispaperinvestigatesthevoltagedistributionandpowerlossofpowersystemwithrandomdistributionandlocalconcentrationofchargingloadtakenintoaccount.Thesimulationindicatesthatthevoltageandpowerlossarebothcloselyrelatedwiththedistributionofchargingload.TheEVchargingstationdesignandsiteselectionprincipleareproposed.ThisworkissupportedbyNationalHigh-techR&DProgramofChinaf863Program)(No.2011AA052004).Keywords:electricvehicle;chargingloadrandomdistribution;loadconcentration;voltagedrop;powerloss中图分类号:TM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415(2014)21.0086.070引言电动汽车充电的便捷、安全是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必要保障,在我国特有的经济快速发展模式、高密度城镇化居住模式等现状下,电动汽车充电模式和充电站点的规划设计,必须考虑公共电网的供电质量和高效运行。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集聚性IlJ,有关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积聚特性和对电网影响的研究迅速展开,获得的结果初步验证了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接入电网带来的不良后果L2J。基于文献【6.7]的研究,大量充电负荷的同步接入可能引发馈电线路、变压器过载及负荷峰谷差增加等潜在问题。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2011AA052004);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DG7卜13-031)文献[8]分析了充电站内部充电过程中的损耗,给出了充电设备选型的依据。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受很多因素影响L1J,其产生客观上取决于电动汽车行驶需求,同时与用户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有关,相关因素发生变化,充电需求的时间、需求量等随之变化l。另一方面,充电负荷的最终形成与充电行为的有效实施即充电站点的规划布点密切相关。从电网运行角度而言,充电负荷接入电网的位置和容量不同,势必给电网带来不同的影响,充电负荷的合理配置对电网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通过电动汽车充电站点的规划布点能够在空间上对充电负荷进行引导,初步形成充电负荷的接入拓扑。实际上,负荷的优化分配已成为提高电网运行效率的有效手段ll。明确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空间分配方式的影响对电动汽车充电站点的规划设计和有序充电具有指导意义。张明葭,等学虑电动汽乍充电负荷I.HJ分的系统特性分析—一871计算模型由r电动汽车的移动性肃1随机性,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包含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文献[11]假设充电负荷存时间上的概率分布,分析了充电负荷对【乜『xxJ负荷曲线的影响。文献[121以电动汽车充电时I'NJ、路程最少为目标研究了充电负荷的空问分配方法。本文考虑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重点对配电网络电压和损耗展开了分析。需要说明的是,对电网而言,尚未接入网络的充电需求并不形成负荷,接入网络的充电负荷与传统负荷相似。为突出充电负荷规模化空问分布特性的影响,避免与时间特性的耦合,文中不考虑充电负荷的时间分布特性,规模化效应也不需要对个体电动汽车的充【乜需求进行细化。由于配电网一般呈辐射状或链式结构,故以IEEE33节点测试系统为模型进行分析,IEEE33节点测试系统如1所示。考虑到充电桩和充电机功率因数均在0.9以上,充电过程中主要输出有功功率,故将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等效为忸功率有功负荷。l9202122图1IEEE33节点测试系统Fig.1IEEE33nodetestsystem在没有引导的情况卜,电动汽车的充电负荷刖户的行为方式密切相关,在时问上和空间上的分布现随机特性。对电力网络而言,体现为给定时刻充电负荷在各节点的随机分布。结合现有关于充电方式的讨论【9l,仿真中主要考虑充电负荷随机分布和在局部集中分布两种情况。为便于分析比较,直观地反映线路有功损耗增量与线路所在位置的关系,同时提供了假设充电负荷在配电网中均匀分布时的结果。在特定的充电负荷渗透水平下,充电负荷总一定。均匀分布时,充电负荷在除根节点之外的所有配电网节点均分布,各节点接入的充电负荷人小相等。随机分布时,配电网各节点接入的充电负荷随机生成,其和为充电负荷总量,为避免局部集中,各节点接入的充电负荷以均匀分布下行节点接入充电负荷的150%为上限。局部集中分布主要考虑由丁用户行为特性可能导致的充电负荷在某些位置的集中,假设50%的充电负荷集中接入给定节点,另外50%的充电负荷在其他节点均等量接入。为表述方便,根据测试系统的分支结构,将其分为四条支路,从节点2到节点18为支路l,从节点2节点22为支路2,从节点3到节点25为支路3,∞从节点6到点33为支路4。2电压分析显然,与没有电动汽车相比,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渗透率越高,节点电压下降越大。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充电负荷均匀分布时,对于给定配电网,当充电负荷渗透率水达到30%时,有两个节点电压偏差超过一10%,如图2所示,不满足我国城市配电网电压质量有关电压偏差的要求。—●一0.枣进辜-・_10%警透辜一2落一3O%警透章一4o%港落章刊一50*4港谴辜图2节点电压偏差Fig.2Nodevoltagedeviation由j=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新增的有功潮流由供端延配电线路向负荷端传输,同一渗透率水平下,根节点的电压偏移最小,同一支路上,随着节点与根=点电气距离的增加,电压偏移也增加,末节点电压偏移最大。2.1充电负荷随机分布考虑电动汽车产业化的不同发展阶段,分别在电动汽车充电负荷10%、30%和50%渗透率水平下进行仿真。以节点2和节点33为例,充电负荷在各节点随机分布时,30%渗透率下电压水平如图3所不。由图3(a)可见,网络总负荷定时,节点2电压水稳定,不随接入负荷的大小波动。由丁节点2紧邻电源点,且没有其他分支,电压偏差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由根节点经由节点2传输的有功潮流,即网络的总负荷水平,而与本节点接入负荷关系大。而节点33电压下降变化趋势与充电负荷变化趋势一致,接入充电负荷增加时,节点电压下降随之增加。由于节点33为受端节点,其电压偏差为负,变化趋势与电压下降的变化趋势相反,充电负充电一88一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O.一一…一——…~一一8C・-÷_电压偏差叫羹一电压下降*充电负荷i23456789lo(a)节点2电压。-一.H善一乎(b)点33IU图3充电负荷随机分布时节点电压一30%渗透率Fig.3Nodevoltagefor一30%randomchargingload负荷30%渗透水平下,电压偏差在一10%波动,最大偏差值为0.102,电压出现越限,是否越限与充电负荷的分布有关。可见,一定的充电负荷水平,节点电压水与充电负荷的接入位置密切相关。对]特定的链式结构电力网络,节点电压水平理论上与线路传输的潮流和负荷分布有关,负荷总量及分布变化不大时,电压偏差分布总体上还是与节点位氍有关,但随着电动汽车渗透率的提高,充电负荷的随机分布导致各节点总的负荷分布出现较大变化,冈而电压偏差的分布网充电负荷分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考虑更多的随机分布情况,对个体样本,可能会在不同的位置出现不同的极值。2.2充电负荷局部集中分布前面关于充电负荷随机分布的分析中,节点接入的充电负荷设置了上限,考虑到用户行为特性的分布,充电负荷可能在某些位集中分布,例如住宅区、办公区或商业区等。因此,这里考虑充电负荷30%渗透水平下,其中50%的充电负荷集中接入给定节点,另外50%的充电负荷在其他节点平均分布。基于前面的分析,根据节点在网络结构中的位置不同,选取充电负荷在根节点、中间节点和末节点集中接入时,对测试网络的电压分布进行分析。图4(a)为充电负荷在根节点2、3、6集中分布时,各节点电压下降。由图可见,与充电负荷均匀分布相比,充电负荷集中接入靠近电源的根节点时,各节点电压水平有所提高;而电压偏差值F降,电压质量有所改善,满足电压偏差的相关要求。图4(b)为充电负荷在末节点22、25、33118集,串分布时,各节点电压下降。由于各末节点与供电点的电气距离不同,充电负荷集中接入时,网络各节点的电压质量变化趋势并不相同。与充电负荷均匀分布相比,充电负荷集中接入末节点22、25和33时,其各自所在的支路节点电压下降,而其他节点的电压则提高;充电负荷集中接入末点l8时,不仅支路1包含各节点电压下降,支路上与供电点距离较远的分支支路2的各节点电压也下降。由于充电负荷有功潮流传输距离较长,充电负荷集中接入支路1的末节点18和支路2的末节点33时,电压偏差值增加,负荷接入点及相邻节点的电压偏差值超过10%。为分析同一线路上不同接纳充电负荷的能力,选取支路1的中间节点9、12、15为负荷接入点,分析各节点的电压变化,结果如图4(C)所示。I司一线路上,充电负荷接入点越靠近线路末端,电压下降越大,接入能力越差,对所选负荷集中接入点,线路末端均出现电压越限,接入点越靠近线路末端,发生电压越限的节点越多。j充电负荷均匀分布相比,支路1各节点的电压受影响最大,接入点之前的分支所包含的节点电压受影响很小。充电负荷集中接入线路分支点时,分支点之后的节点电压质城得到改善。-,i--根节点2-+,il-根节点3一根节点6呻一均匀分布(a)充电负荷l根节点集rI1分前i电Jh降(b)充电负荷未节点集巾分布电Jl降掉唰掣椒∞∞∞∞陀阮.盘SS4535251SO∞∞∞∞㈨眦咖姑张明霞,等考虑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窄问分布的系统特性分析.89一f黑…雾l一..I9—■一节点I2嘈一节点£5一节点3—呻一节点6—啼一均匀分布2468iO12i4l618202224252sj032(c)允I乜负荷存中_f了点集L}】分布电降图4充电负荷局部集中分布电压下降Fig.4Nodevoltagedropforchargingloadlocalconcentration3线损分析同样,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渗透率越高,给定网络的有功损耗增量越大。为更直观的反映线路有功损耗增量与线路所在位置的关系,假设充电负荷均匀分布,以支路1为例,支路上各线路有功损耗分布显示如图5(a)所示。横坐标为支路编号。由于新增的有功潮流由供端延配电线路向负荷端传输,在同一渗透率水平下,同一支路上靠近根节点的线路损耗增量最大,随着充电负荷沿线递减,距供电点越远的线路,有功损耗增量越小。对于支路l,由丁二其分支支路4所含节点较多,分流的有功潮流占比也多,分支点6前的线路27、26 ̄1J22的线损增量随充电负荷变化明显。其中分支点3和分支点6O_硝0o8OO7_0.06荽o05墨oo4堪OO3O02OOlO州lO%警透辜-111"-20%枣落率30%赘谨章∞一%谴¥一sO%警透率11222262730313223456789(a)支路l线损增量l12222627303i25456789+线路电阻嘴线路电抗线损增量(b)支路1线损增量与电l/电抗的关系图5支路1线损增量Fig.5Powerlossincrementofbranch1之间的线路27,及分支6之后的线路4由于阻抗参数较大,有功损耗增量也更明显,甚至超过潮流传输的上级线路。而线路8虽然阻抗参数也较大,但因靠近支路末端,有功损耗增量与上级线路基本持平。线路损耗增量与线路电阻的关系如图5(b)所示。由图可见,线路有功损耗的增加不仅与线路在潮流传输路径上的位置有关,还与线路本身的阻抗参数有关。由充电负荷产生的线路潮流一定时,线路电阻越大,有功损耗增量越大。总的来说,充电负荷均匀分布时,由于有功潮流沿线递减,越靠近供电点的线路其有功损耗增量越大。3.1充电负荷随机分布充电负荷在根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随机分布,各节点充电负荷上限为均匀分布下节点充电负荷的l50%。获得各线路的有功损耗分布。结果显示,充电负荷渗透率相同时,充电负荷在各节点分布不同,整个网络的有功损耗也不相同,运行经济性因而不同,对于参与仿真分析的随机分布样本,总网络损耗最大值是最小值的1.57倍。图6(a)显示了分支点前线路的有功损耗增量与充电负荷分布的关系。线路1由供电点直接引出,是网络潮流的必经路段,网络的总的负荷水平一定时,充电负荷分布不同,其线损有功损耗几乎不变。线路l2和线路27的有功损耗增量随充电负荷分布不同波动明显。线路12之前分流的负荷节点较少,线损变化略低。充电负荷10%渗透率时,线路27线损增量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1.5倍。O016一一。。/:、H一。i/00峥线路t嚣。oo8一∞。6线路27。。。。.≮。=0,002(a)随机分前F_分支点前线路有功损耗增最(b)随机分布下术端线路有功损耗增图6随机分布下线路有功损耗增量Fig.6Powerlossincrementforrandomdistribution旧啷嘶㈣呲㈨。鞋卜出舭嘶怖㈣嘲㈣呲。一90.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_}jj:末端线路只传输末节点的负荷潮流,线损增量主要受末节点接入的充电负荷的影响,而随充电负荷分布变化大,如图6(b)所示。10%渗透率时,由于末节点接入的充电负荷占比很小,线损几乎没有变化。充电负荷随机分布时,给定网络各线路的线损增量和接入负荷的关系如图7所示。线路损耗分布理论卜与线路传输的潮流和负荷分布有关,负荷总量及分布变化人时,线损增量的分布总体上还是与线路位置干¨线路的阻抗参数有关。但随着电动汽车渗透牢的提高,允电负荷的随机分布导致各线路的潮流分布出现较大变化,因而线损增量的分布『人】充电负荷分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10%}参透率(b)线捌垧分佰30%渗透毕图7充电负荷随机分布下线损增量分布Fig.7Powerlossincrementforrandomchargingload线路损耗增量主要与线路的下级线路及其分支各节点接入的允电负荷总量有关,也受本线路接入的充电负荷的影响。以线路l8为例,其首末节点分别为节点27128,图8姓示了充电负荷30%渗透率时线损增量与卜级线路及本线路所接入充电负荷总量的关系,线损增量与总负荷变化趋势本吻合,本线路末端充电负荷较大时,略有偏差。红所考察的10%、30%和50%允I乜负荷渗透率水平卜,线损增量均受充电负荷分布影响,随着分布不呈现出波动。在实际运行中,不同线路负载牢会同,假定设计裕量相同,不同线路的供电可靠性有所不同,需要在充电站点规划时予以考虑。i234567891O—…9一线损增量+总充电负茼线丰充电曼苘图8线路损耗增量与接入总充电负荷关系Fig.8Powerlossincrementandtotalchargingload3.2充电负荷局部集中分布电压分析一样,在充电负荷30%渗透率水下,假设其中50%的充电负荷集中接入网络中某节点。不同集中接入点时,给定网络总的损耗如9所示。横坐标为负荷集中接入节点。&7O6O§“鬟落o3。2。lO器图9不同集中接入点下的网络损耗增量Fig.9Powerlossincrementforchargingloadconcentration由图可见,充电负荷集中接入的位置同,I叫络总的有功损耗不同。与充电负荷均匀分相比,允电负荷在节点2、3、6、22、25集中接入时,网络总损耗下降,且低参与分析的人多数随机分。充电负荷的传输的电气距离越短,络损耗越小。为进一步分析各线路有功损耗的分布,将不同充电负荷分布情况卜,各线路的有功损耗增量示如图10。图10(a)为充电负荷住根节点2、3、6集L}J分布时,各线路的线损增量。由图可见,允电负荷集中接入靠近供电点的根节点时,接入点之后的线路和接入之前分支的线路的有功损耗都下降。图10(b)为充电负荷各支路末节点22、25、33和18集中分布时,支路1上各线路的有功损耗增量分布。当充电负荷接于支路的末端时,奉支路所包含的各线路的有功损耗明显增加。允电负荷接f其他支路末端时,分支点后线路有功损耗增量低于均分布,位于潮流传输主十路径的线路变化最为明显。忙啪姗珊∞m。4:8642O∞㈣㈣嘲窘嘿替张明霞,等考虑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空间分布的系统特性分析.91一OD6OO5。。4岫嚣oo螺O02OO10‘ij●;_i.j鳋-i3579iii5i5l7i921232S272931(a)充电负荷在根节点集中分布州接入节点22—●卜接入节点25一一#^33一捶入18(b)宛电负荷在未悖点集【11分布(c)充电负衙在中间节点集。}j分布图10充电负荷集中分布线损增量Fig.10Powerlossincrementforchargingloadlocalconcentration选取支路l的节点9、12、15为负荷接入点,线损增量如图10(C)所示。充电负荷接入点之前的线路有功损耗增量变化很小,接入点之后的线路的有功损耗增量下降明显。由计算结果l口J以看出,对于链式配电网络,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集中接于根节点的网络损耗最小,随着接入点由根节点向末节点移动,网络损耗增加,接入末节点网络损耗最大。因为满足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的有功功率传输范围不同,功率传输的路径越长,电气距离越长,有功损耗也越大。在给定电压等级下,线路电流随之增大,负载率增加。因此,考虑运行经济性和线路运行可靠性因素,电动汽车充电站点规划尽可能靠近配电线路根节点。4结论基于上述分析,在电动汽车充电站点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应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与配电网运行相协调,以减少规模化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接入配电网带来的不良影响。1)电动汽车充电站点的选址和定容不仅需要考虑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分布,还需要结合配电网络的拓扑结构和设备参数,合理设置充电站点,并依据线路和变压器容量设计充电站充电能力。2)对于靠近电源的供端节点,电压水平受充电负荷影响较小,是充电站点设置的理想选择。实际规划设计时,还要考虑电动汽车停靠场所和线路走廊等客观条件。3)对于相对薄弱的受端节点,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比率较高时,原则上不配置充电站点,充电负荷比率不太高时,若限于客观条件,薄弱点配置充电站点时,结合无功补偿,应该通过站点定容和充电负荷引导避免电压越限。4)电动汽车充电站点的运行管理中,根据配电网运行约束条件和电动汽车的实际充电需求,没置合理的优化目标,采取合适的经济技术措施引导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有序分布。通过充电负荷的合理调度,实现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曲线重构,使得不同时段不同J)i)9点的负荷保持期望水平,能够提高配电运行的经济性 ̄H-.T靠性。5)远期来看,根据电动汽车产业化进程,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准确预测,对包含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配电网的升级改造,规划设计、设备选型、和运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杨冰,王芳,廖承林.大规模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及—影响冈索[J】.电T技术学报,2013,28(2):2227.——YANGBing,WANGLifang,LIAOChenglin.Research—onpowerchargingdemandoflarge-scaleelectricvehiclesanditsimpactsfactors[J].TransactionsofChina—ElectrotechnicalSociety,2013,28(2):2227.E2]HADLEYSImpactofplug-invehicleonelectricgrid.ORNL/TM一2006/554[M].PacificNorthwestNationalLaboratory,2006.[3]CLEMENT-NYNSK,HAESENE,DRIESENJ.The—impactofchargingpluginhybridelectricvehiclesonaresidentialdistributiongrid[J].IEEETransonPower—Systems,2010,25(1):371380.[43HADLEYSWTSVETKOVAA.Potentialimpactsofplug-inhybridelectricvehiclesonregionalpowergeneration[M].2008.点占~占一节节节入入入布搐接接分中中中藁蓬蕈均}}二嘣㈨㈨。删童曝蜮.92.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5][6][7][8][9]DENIGRISM,GIANINONII,MAURIG,eta1.Plug-inelectricvehiclesandtheirimpactontheelectricalsystem:theItalianR&Dexperience[C】//The25thInternationalElectricVehicleSymposium(EVS-25),Shenzhen,China,5-9November,2010.张仁贡,王培萍,黄润长.电力系统短期负荷优化分配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_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l,39(21):86・91.—ZHANGRen-gong,WANGPeiping,HUANGRun・chang.Designandstudyontheshort-termloadoptimizingdistributionofpowersystem[J].PowerSystemProtectionandControl,2011,39(21):86-91.周莹,白雪峰,郭志忠,等.动态划分负荷的多目标日发电计划[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39(18):44.48.ZHOUYing,BAIXue-fbng,GUOZhi-zhong,eta1.Multiobjectivedailygenerationschedulingmethodwithdynamicpartitioningload[J].PowerSystemProtectionandControl,2011,39(18):44-48.葛文婕,黄梅,张维戈.电动汽车充电站经济运行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13,28(2):1521.GEWen-jie,HUANGMei,ZHANGWei・ge.Economicoperationanalysisoftheelectricvehiclechargingstation[J].TransactionsofChinaElectrotechnicalSociety,2013,28(2):15-21.张明霞,田立亭.一种基于需求分析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实施架构[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34(11):[10][11][121126-130.——ZHANGMingxia,TIANLiting.Amethodtoorganizethechargingofelectricvechiclebasedondemandanalysis[J].PowerSystemProtectionandControl,2013,—34(11、:126130.GAOShuang,CHAUKCHANCC,eta1.Modeling,evaluationandoptimizationofvehicle・-to--gridoperation[C]//The25thIntemationalElectricVehicleSymposium(EVS-25),Shenzhen,China,5-9November,2010.田立亭,史双龙,贾卓.电动汽车充电功率需求的统—计学建模方法[J】.电网技术,2010,34(I1):126130.—TIANLiting,SHIShuang-long,JIAZhuo.Astatisticalmodelforchargingpowerdemandofelectricvehicles[J].PowerSystemTechnology,2010,34(11):126-130.田文奇,和敬涵,姜久春,等.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空间分配优化算法[J】.电工技术学报,2013,28(3):269.276.TIANWen-qi,HEJing-han,儿ANGJiu-chun,eta1.Electricvehiclechargingloadspatialallocationoptimizationalgorithm[J].TransactionsofChinaElectrotechnicalSociety,2013,28(3):269-276.收稿日期:2014-01-02;修回日期:2014-07-21作者简介:张明霞(1980-),女,博士,研究方向为智能电网、电_T-新技术。E-mail:zhangmingxia@epri.sgcc.com.cn
祥福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文档单价:6.00 会员免费
开通会员可免费下载任意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