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弹复合材料结构及其防弹机理.pdf

  • 文档大小:585.9 KB
  • 文档格式:pdf
  • 约 7页
  • 2022-04-04 发布
  • 举报
防弹复合材料结构及其防弹机理1 防弹复合材料结构及其防弹机理2 防弹复合材料结构及其防弹机理3 防弹复合材料结构及其防弹机理4 防弹复合材料结构及其防弹机理5 防弹复合材料结构及其防弹机理6 防弹复合材料结构及其防弹机理7
已阅读完毕,您还可以下载文档进行保存
文档单价:1.00 会员免费
开通会员可免费下载任意文档
  1. 1、本文档共7页,内容下载后可编辑。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94      材料工程/2010年I1期  防弹复合材料结构及其防弹机理  —       StructureandBulletproofMechanismofBallisticComposites           陈磊,徐志伟,李嘉禄,张刘飞,陈利,吴晓青,孙  颖,陈光伟              (1天津工业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先进纺织复合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30016O;2江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苏江阴214400)   —  —  —    CHENLei,XUZhiwei,LIJialu,ZHANGLiufei,CHENLi,  —     — WUXiaoqing.SUNYing.CHENGuangwei             (1KeyIaboratoryofAdvancedBraidedComposites(MinistryofEducation),Instituteof      CompositeMaterials,TianjinPolytechnicUniversity,Tianjin300160,China;2Jiangyin       EntryExitInspectionandQuarantineBureau,Jiangyin214400,Jiangsu,China)               摘要:探讨了弹块与防弹复合材料的作用机理,分析弹块在侵彻过程中复合材料吸能方式和破坏模式的变化,提出了防            弹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概念。分别研究了单根纤维性能、织物结构、树脂性能、基体含量和复合材料界面粘接强度等因            素对防弹性能的影响,并指出目前存在的不足,以期为今后防弹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防弹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破坏模式;织物结构;界而     中图分类号:TB332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14381(2010)11009407              — Abstract:Theinteractionmechanismsofbombblockandcompositesarediscussed,andtheenergy~ab                 sorbingmeansandfailuremodeofcompositesareanalyzedinthepenetrationprocessofbombblock.    —        — — Thestructuraldesignofbulletproofcompositewasputforward.Theinfluenceofsinglefiberproper         —   ties,fabricstructure,resin,matrixcontentandinterfacestrengthonthebulletproofperformanceis              — — investigated.Itisexpectedthatthispaperisbeneficialtothestructuraldesignofbulletproofcompos ites. —      Keywords:bulletproofcomposite;structuraldesign;failuremode;fabricstructure;interface             2O世纪70年代以来,复合材料开始在防护过程          中大量使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轻质高强和              高冲击损伤容限等优点,在航空航天、人体、车辆以及               舰船重要舱室等防护领域受到了研究人员的青睐,并        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l1~。             子弹与复合材料作用过程中发生侵彻,表现出了           多种不同的破坏模式,如纤维的拉伸断裂、层合板的分                层、纤维和树脂的脱粘及材料产生的背凸等。弹体动               能就是在这些破坏中被逐渐消耗,从而达到了防弹的  效果。本文针对弹道冲击下子弹与复合材料的作用机   理和破坏模式展开了分析,并根据子弹与复合材料在   不同阶段的作用机理对当前国内外防弹复合材料的结               构设计进行了研究。此外,影响复合材料防弹性能的  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包括增强体、基体、界面和梯度结               构等因素。对此,本文探讨了包括天然纤维在内的纤      维种类、织物组织结构、面密度、基体的性能、含量、纤            维与树脂间界面性能以及梯度结构设计等因素对防弹    性能的影响。   1弹体与防弹复合材料的作用机理      1.1应力波的传播机理                应力波是应力和应变扰动的传播形式,在可变形                固体介质中机械扰动表现为质点速度和相应的应力、               应变状态的变化。在弹道冲击中,子弹与靶板接触的               瞬间产生的应力波以两个方向传播,一是以连续的脉             冲沿纤维的轴向传播,受到冲击的纤维通过基体树脂            及交错点的相互作用,应力波在很多纤维上扩散开来;   二是应力波的沿靶板纵向传播,应力波在靶板的织物   和基体界面及靶板自由面之间产生连续反射,使压力    变成拉应力。  研究发现,应力波在两种不同的材料中传播时,当              传至两种材料的界面会产生入射波和反射波口],而且 应力波在产生塑性变形的材料中的传递较在弹性变形  材料中的传递规则许多_4。应力波在纤维中传播速度    主要取决于纤维的杨氏模量I5及其在复合材料中的状    态。一般,材料的模量越高,质量越低,应力波传播的              防弹复合材料结构及其防弹机理 95   速度越快。关于纤维形态对应力波传播速度的影响,            陈利民_6通过对Kevlar一29和尼龙66织物研究,认为           织物中的纤维若存在交迭点或绉缩会使应力波产生反               射,影响应力波在其中传播(如图1)。表1为应力波              在几种自由纤维(皱缩率为0的纤维)和织物中的传                 播速度,从表中可以看出,纤维模量越高,应力波的传    播速度就越快,自由纤维传播应力波的能力明显高于              经向纤维和纬向纤维。因此,在防弹复合材料的设计             中,需兼顾纤维的力学性能及纤维在织物中的状态。   Ballisticimpactedfiber      图1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冲击波的传播形式[]          Fig.1Modelofthestresswavepropagationin     thefiberreinforcedcompositesE]     表1几种典型防弹纤维中的声速(X10m/s)¨ ]        Table1Soundvelocityinsometypicalfibers(×   10m/s)              FiberUHMWPEKevlarGlassfiberCarbonfiberNylon一66PBO Fteefiber  912— 79— 911— 1114 2 13.5   Warpfiber一 0.9— 0.9 一   Weftfiber 5 一 一 1         1.2高速冲击下复合材料吸能方式及破坏模式          防弹复合材料吸能方式主要包括_8]:纤维的变形、              纤维的拉伸断裂、分层、基体开裂、材料的剪切破坏、弹    “ ”     体与复合材料的摩擦和背凸的形成等。吸能较多的            为材料的分层、纤维的拉伸断裂及基体开裂,其他方式            则相对较少。其中材料的分层主要取决于复合材料的   结构设计,纤维的断裂主要取决于纤维强度,而基体的        开裂主要取决于所选基体的性能。          评价靶板防弹性能的国际通用指标是弹道极限速                度V。,它是指针对一定质量的弹块在该速度下(入射              方向不变)穿透给定系统靶板的概率为5O。。]。在防           弹过程中,复合材料的破坏模式有多种,主要有纤维剪                切和拉伸破坏,层合板的分层等。当弹丸开始作用于  复合材料时,由于弹丸产生的压缩应力,织物产生了变            形。随着子弹的侵彻,材料变形越为严重,紧随着的是               分层现象的产生。当子弹从材料背面穿过时,背部形  成较大的鼓包并伴有原纤化的现象产生,弹体进入一               侧,弹孔基本为圆形,孔内呈现整齐的纤维断头,而弹             体射出面无明显弹孔,有长短不一的纤维抽脱,靶板面               部鼓包较小,纤维的断裂方式主要为拉伸断裂。若弹           “”   体未能穿透靶板,弹孔周围形成明显的+,靶板背               面出现较大的鼓包,靶板内部出现分层。而且若靶板            增强织物为单向或平纹织物,在弹体射出一侧,靶板的               最外层被撕起一些小窄条,撕起和脱落窄条数量与弹          体的冲击速度和弹体的质量有关。    2增强体对防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2.1增强纤维性能的影响               在防弹复合材料中,作为增强体的高性能纤维主         要包括高强聚乙烯纤维(UHMWPE)、芳纶纤维、炭纤     维和玻璃纤维。UHMWPE¨      l的优越性能是由于它               的超分子结构决定的,其传播应力波的速度相当于芳          纶纤维的两倍口。但UHMWPE纤维在高温下使用              强度低,其惰性的分子链就很难与通用的树脂基体粘              接形成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为提高UHMWPE性              能,Della[1等采用碳纳米管来增强UHMwPE纤维              以提高其防弹性能。此外,射线等外界因素也间接影                响着纤维的防弹性能,Alves_l通过加速实验发现        250kGy的射线辐射后UHMWPE由韧性向脆性的               转换,从而影响其防弹性能。芳纶纤维的化学键主要                由芳环构成,这种芳环刚性高,使聚合物链呈伸展状               态,形成棒状结构,因而纤维具有高模量,并且具有极           强的韧性。但芳纶纤维是一种沿轴向排列的有规则的            褶叠层结构,所以其横向强度低、压缩和剪切性能差且          易劈裂口。玻璃纤维由于韧性较低,在防弹复合材料             中一般用于层合板的夹层,炭纤维则因为其较低的压         缩强度口。限制了它在弹道性能方面的应用。              研究表明口,UHMWPE单位质量能量吸收是         29.9kJ/kg,炭纤维为63.5kJ/kg。与编织的芳纶/环          氧复合材料相比,编织炭纤维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具              有较高的能量吸收能力,因此混合脆性的炭纤维与韧             性的高性能聚乙烯纤维,能使结构冲击后保持了完整             性及稳定性,但能量吸收能力有所下降。张佐光l1胡等                人通过对不同面密度的玻纤复合材料靶板、芳纶复合              材料靶板以及DyneemaUD66复合材料靶板进行了               靶试,发现这三种复合材料的吸能都随面密度的增加           而增加,但增加速度不同,芳纶纤维和高强聚乙烯纤维     明显优于玻璃纤维。              除了高性能纤维外,天然纤维在防弹领域的应用               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Wambua_1等人曾对黄麻、              亚麻、大麻织物增强聚丙烯的复合材料防弹性能进行                研究,结果发现亚麻织物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防弹  性能竟高于纯金属钢板,但黄麻和大麻织物防弹复合         材料的防弹性能稍逊于纯金属钢板。 96    材料工程/2010年11期      2.2二维织物结构的影响           Roylance等'2。。指出,除了纤维的性能之外,织物                    的组织对材料的防弹性能同样有着很大的影响。               Karahan ̄等认为,对于机织物,由于交织的作用,纱  线必定存在弯曲,当织物表面受到冲击作用的时候,作           用力就会产生水平方向以及垂直方向的分量F和F           (如图2所示),这会导致纱线之间相对滑移严重,产生   更大创伤。     图2受弹道冲击机织物纤维中的应力E21         Fig.2Stressinthefiberofthewoven    fabricafterballisticimpact         自由纤维在拉伸载荷下,受力状态比较简单,仅受          到单纯的正应力,而织物中的纤维不仅受到正应力,还              受到了横向的拉应力(如图3所示)。图中,纤维截面        上的拉应力一P/(nd。/4)===4p/(nd),弯曲力矩M—            Pd/2,弯曲截面模量W一nd。/32,弯曲应力一     M/W一(Pd/2)/(rrd/32)一16P/nd。一4a,应力之和一         ——   ——      +一5(式中P拉力,纤维直径)。           可见此时,产生的合应力是拉应力的5倍。因此,相对          于自由纤维,织物中的纤维更容易产生断裂。   {,    图3织物纤维受横向力的分析         Fig.3Analysisofthestressinthefiber     whenhorizonta1forcewasapplied             由图3中可以看出,应力波在纤维巾的传递取决         于纤维的弯度以及交织点的个数。由于应力波在弯度   小的纤维中传播相对于弯度大的快,而应力波传递越               快,单位时间内传递能量越多,因此吸能效果越好,所             以无编织物(纤维间无交织的织物)较编织、针织以及               机织物的防弹性能好在机织物中,相对于斜纹和平            纹织物,缎纹织物的防弹性能最好。而相对于普通的                机织物来说,一些针织物的防弹性能较好,如李勇[22]               及梁子青_2。。。等分别对经编及纬编双轴向织物的抗冲               击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机织布由于弯曲的纱线本身  存在应力,使其承受外部剪切力的能力减少,而双轴向            织物纱线呈平行排列,理论上内部应力为零,不会产生                 机织布中纱线的蠕变和松弛现象,其纱线在受到冲击           时所有承载的应力也较机织布大。因此相对于普通机             织物,双轴向织物具有对载荷响应快的特点,在防弹中      更受人们的青睐。              除二维织物中纤维取向外,织物的单层面密度和                 层数对复合材料的防弹性能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Goldsmith[2认为炭纤维/环氧层合板弹道极限速度                V。是板厚的函数,曲线初始阶段斜率较大,然后随             板厚线性增长。增加织物的层数是增加其面密度的有            效途径,织物的层数增加,单层织物吸收的能量也会增            加,总吸能便大大提高。而且在面密度一定的情况下,                   层数越多,单层面密度越低,织物的防弹性能越                  好【一。]。当然,若一味地增加织物面密度,既提高了   成本,又增加了质量,并不利于防弹复合材料的广泛应  用。        2.3三维织物结构的影响            由于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细观结构比较复杂,针对            三维编织防弹复合材料国内外研究目前还处于探索阶                段。Jenq_2。]对玻璃纤维增强环氧四步法三维编织复               合材料准静态侵彻性能进行研究,指出了侵彻破坏包                 括基体开裂、纤维断裂、纤维从试件背面抽拔等模式,           并把准静态侵彻破坏模式及破坏准则用于预测动态侵       彻的剩余速度和靶板的弹道极限。练军首次提出               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精细化的准细观模型,并采用该                    模型有效地模拟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弹道贯穿过                程,获得了纤维和树脂抗侵彻过程中的吸能差异以及                 — 子弹受力变化等实验无法得到的中间结果。Bau    coml3等还对其中含有氮气的三维多孔复合材料(也            称泡沫复合材料)进行动态和准静态研究,发现三维泡            沫复合材料受到弹道冲击时相对于无孔复合材料有许  ①     ②      多优点:降低了材料的重量;基体碎裂以后有一定    ③        的偏移,增加吸能l气孔给予了其中的纤维更大的可             挠曲空问。因此,防弹材料的比吸能性获得了大幅度   的提高。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弹道冲击破坏形态与二维织物     相比l3,破坏发生于局部,复合材料横向整体变形较  小。细观上正面纤维的断裂面较为光滑,少部分纤维             呈原纤化状态,而反面纤维大量表现为纤维的原纤化。  相对于层压复合材料,一般认为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               防弹性能要稍微逊色,主要是由于三维编织复合材料  中,纤维的屈曲以及绉缩较多,影响了应力波在其中的                — 传递,导致子弹动能无法被迅速吸收。然而,Flana              gan认为,UHMWPE纤维增强的三维编织织物的               防弹性能要优于其他形式的织物,主要是因为其中的   防弹复合材料结构及其防弹机理 97               横向纱线的存在以及其良好的结构整体性,高的抗侵                 彻性能以及低损坏。因此,关于三维编织织物和铺层 织物增强的复合材料的防弹性能的比较还有待进一步  的考察。       针对缝合复合材料的防弹性能,目前也存在着一                 些争议。Mouritz。通过对玻纤增强缝合复合材                    料的研究认为,缝合并不能明显改善材料的弹道性                   能,主要因为在弹道冲击下缝合织物的抗弯性能和             非缝合的类似。然而Hosur[3等分别对25.4mm和               12.7mm厚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进行研究,发现                   相对于非缝合的复合材料,缝合复合材料的弹道性                 能略有提高,且12.7mm厚的缝合复合材料提高相              对明显。Hsin_3等认为,在缝合的过程中,当缝合长                    度大于缝合宽度时,复合材料的防弹性能是同等材                    料下非缝合或其他缝合形式复合材料抗穿透性能的   两倍。     3基体对复合材料防弹性能的影响      3.1基体材料性能的影响         防弹纤维复合材料基体树脂的性能及其含量直接             影响着冲击侵彻过程中纤维的分布和受力状态,从而           影响到材料的破坏模式和防弹性能。热塑性树脂韧性           良好的特点赋予了复合材料优异的抗冲击性能和抗损               伤能力,而热固性树脂基体在复合材料中交联固化为              三维网络结构,刚度较高、脆性较大、抗冲击和抗损伤           的能力较差[7]。常用树脂基体主要包括聚氨酯、橡胶、      聚乙烯和乙烯基酯树脂。               聚氨酯中由于含有柔性分子链,故具有极好的抗              弯、抗冲击性能,此外它还具有较强的剥离强度和化学       稳定性以及优异的耐低温性能¨    3。Lodewijk等人口]                研究发现,使用高性能纤维增强无定形聚氨酯防弹复           合材料可以防止由于受到弹击而产生大量的破损对使     用者形成的伤害。     橡胶类树脂基体由于富有韧性和抗震性,其防弹             性能整体上优于聚氨酯类基体_3,被大量用于防弹复               合材料韧性层中,以提高防弹效果。赵俊山l3等人曾               在防弹材料中加入橡胶,发现它的存在延长了弹头侵     彻过程,吸收了更多的弹体能量。由于天然橡胶具有                易老化和耐有机溶剂性能不佳等缺点,人造橡胶聚苯   乙烯一聚乙烯一聚丁烯一聚苯乙烯(SEBS)在防弹材料中        的使用逐渐浮出水面。俞喜菊等采用聚乙烯对             SEBS弹性体进行改性,结果表明,在SEBS中加入高                密度聚乙烯(HDPE)大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抗冲击          强度,又赋予复合材料良好的加工流变性能及适当   的硬度。              防弹领域采用的聚乙烯类树脂主要有HDPE和          — 低密度聚乙烯(LDPE)。Arazi_4等分别使用UHM          WPE纤维增强HDPE及LDPE,结果表明HDPE由           于发生较多的纵裂而使得其复合材料的防弹性能会高     于LDPE基复合材料。          乙烯基酯树脂因为具有酯基,密度低,综合了环氧         树脂的粘结性能和不饱和树脂的加工工艺。Walsh¨ 4。]               在测试UHMWPE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抗弹道侵彻                的性能中发现,乙烯基酯树脂由于对纤维具有较好的              粘结性,因此乙烯基酯复合材料的吸能性高于聚氨酯               基复合材料。但它作为热固性树脂(包括环氧树脂和                酚醛树脂)所具有的低韧性特点限制了它在防弹复合     材料领域的应用。     3.2基体含量的影响                  熊杰_4等人通过对芳纶层压复合材料弹道性能          的研究,揭示了靶板的弹道极限、弹道性能指数与树脂            体积含量的关系。他认为层压板的弹道极限主要取决           于织物层数,与树脂体积含量关系不大,然而树脂含量                 太低或者太高都会对材料的防弹性能产生不利的影                响。一方面树脂体积含量不能太低,防止树脂层过薄                造成织物与树脂的界面黏结力过低,从而在子弹的高           速冲击下易产生界面粘结破坏;另一方面,树脂体积含            量也不能过高,对于具有相同织物层数的层压板,树脂            含量增加导致了靶板重量的增加,而且树脂含量偏高,           层间的树脂层变厚,而树脂层又是弱相,弹击时容易造                    成树脂基体内聚破坏,不能充分发挥纤维的作用。                  Andrew等认为,在两层织物之间仅需使用一层树                脂薄膜,以保证树脂不会浸润到纤维之间或者穿过整           — 层纤维布,这样可以获得良好的弹道性能。同样Cun               ning_4的专利也揭示了在层间铺三层树脂的复合材           料的防弹性能要明显逊于层间仅铺一层树脂的复合材             料。刘国权等人_l4。还分析了对于不同种类的树脂,增     加其体积含量会导致复合材料。值有不同的变化, 例如橡胶等热塑性树脂作为基体的防弹复合材料随着             基体含量的增加,V。逐渐趋向于某一个值,而不会降               低;而热固性树脂层合板当树脂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                  以后,随基体体积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同样,对于   不同纤维增强的防弹复合材料,理想树脂含量也是不          同的。表2为不同纤维增强防弹复合材料的理想树脂   含量。               从表中可以发现,防弹复合材料所采用的树脂体                积含量一般都低于3O。主要是是由于防弹复合材          料中树脂对靶板刚性和结构整体性的主要贡献仅为树               脂与织物表面纤维的粘结,避免纤维在弹丸冲击下产 98   材料工程/2010年l1期    表2不同纤维增强体最佳树脂基体含量 ]          Table2Thebestmatrixvolumefractionofthe     compositesreinforcedbydifferentfibers   Thebestmatrix Fiber  Matrix  Fabrictexture   volumefraction    tMWPEfiber LDPE ()rth0gona1ity Kevlar     Phenolicresin/PVBPlainweave  Glassfiber Epoxy  Plainweave           生滑移,充分发挥纤维高强高模特性及传递应力、均衡              载荷等功能,树脂自身的碎裂吸能并不是弹道吸能的   主要方式。         复合材料的成型压力对材料的防弹性同样具有很             大的影响_4,主要是由于成型压力直接影响了材料的            面密度、体密度以及界面强度。成型压力较小时,层与           层之间结合不够紧密,当一部分纤维受到冲击时,无法              通过层间耦合与其他纤维相互作用,纤维的协同效应         差,不利于应力波的传递和冲击能量的耗散,因而吸能              较低。随着成型压力的提高,纤维间协同效应越来越            强,吸能迅速提高,然而,达到最大值后,继续提高成型  压力将使层板弯曲刚度提高,不利于纤维的拉伸变形,          使得参与拉伸断裂的纤维数目减少,因此吸能降低。  4界面对防弹性能的影响              界面的作用是促使纤维和基体形成一个整体,通           过它传递应力[一。从微观角度看,界面是由表面原子               及表面亚原子构成,基体与纤维表面原子的构成取决              于原子间的亲和力、原子和基团的大小以及复合材料          制成后界面上产生的收缩量。对于复合材料中纤维与       ①    基体的结合,一般要满足如下性能:树脂与纤维的接      ②      触角尽可能地小,以达到完全浸润;树脂黏度越小,  ③        “   ” 越容易浸润;用物理及化学方法清除薄弱界面并     赋予适当的粗糙度[。’   在防弹机理中,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界面脱粘是复                合材料吸收弹体能量的一个重要方式。当界面粘            接弱时,裂纹端部出现脱粘,脱粘引起的能量吸收主要           取决于粘接强度,当界面粘接强时,纤维被冲断和纤维    端部应力松弛吸收能量。因此,适当降低界面粘接强度有利于提高冲击韧性¨   4。然而界面强度过低,基体 与纤维的抱合能力会下降,纤维在弹击作用下更易产                生滑移,影响防弹性能[2。其中,针对表面惰性较强              的UHMWPE纤维,人们开展了一系列表面改性研            究。Moon通过氧等离子体刻蚀聚乙烯纤维表面,获                  得了满意的界面性能;Cohen[将具有一定张力的           ℃ UHMWPE纤维浸在石蜡油中并加热,发现在149            左右时,纤维仅仅是表面膨胀而不会发生溶解,结果纤 维表面更加粗糙的同时避免了纤维性能的明显下降,            由该纤维增强的乙烯基酯复合材料具备了更加良好的            吸能性;郑震胡等人发现电晕法可使纤维表面氧化产             生微坑、表面交联等,消除了弱边界层,增大了表面能。                这些方法均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通过对纤维表面            的蚀刻作用,形成力学咬合力,另一方面是在纤维表面          弓1人含氧基团,增强了纤维与树脂的作用力Es47。    5防弹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            防弹材料自问世以来就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  由早期的普通金属防弹板到单层的纤维增强树脂基体             的防弹复合材料,再发展到当今多层次、梯度化结构复         合材料。表3为部分国内外关于防弹复合材料的结构   设计。     表3部分防弹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方法         Table3Structuraldesignofsomeballisticcomposites  从表3中不难看出,织物表层多采用压缩强度较               强的纤维,而内层多采用拉伸强度较大的纤维。除增  强材料之外,树脂基体的性能也是结构设计考虑的重             要因素之一。CunningH朝认为,当里层纤维的韧性及                断裂伸长率远远小于表层纤维,层与层之间所采用的              树脂模量不低于48.3MPa时,可获得优良的抗弹性             能。Prevorsek[61]认为在防弹材料的外表缠绕两层互 相正交的无纬布,可显著提高材料的弹道侵彻性能。   由于防弹材料正面以纤维压缩、剪切破坏为主,反   面以拉伸破坏为主,因此,正面材料单向板应该采用压            缩强度较大的纤维如陶瓷纤维、高强玻纤等,背面则应               采用拉伸强度较大的纤维,如芳纶、UHMWPE纤维             等。背板若采用三维编织增强的复合材料l6,可减少            分层以及穿透现象。考虑到应力波的传递和织物组织                及吸能的关系,可采用无编织物作为增强材料。在铺 一  4  2  防弹复合材料结构及其防弹机理 99             层过程中,可错配辅层角,有利于材料的防弹,主要由          于裂纹穿过某层到达与相邻纤维辅层角不同的层之间           的界面时,由于相邻层中纤维织物辅层角的变化,对裂                纹沿厚度方向扩散起到了阻碍作用,因而迫使裂纹转             向薄弱的界面扩展,这样辅层角不同的靶板受到的损       “  伤相对较小且吸能较多。   6结束语              防弹复合材料作为高性能防弹材料具有质量轻、               成本低和吸能性好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到防弹的各                 个领域,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随着武器装备            的不断更新换代,对防弹复合材料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仍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解决,主要体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1)对增强体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研究增强体材               料的结构对复合材料细观结构和宏观性能的影响,尤         其是针对三维编织结构的研究还很少。  (2)分析树脂基体与增强纤维的匹配性,针对不同        的结构部位提出合适的基体树脂。             (3)研究复合材料界面粘接强度与防弹极限速率         的对应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4)根据弹块在侵彻过程中复合材料的不同破坏                模式,建立系统、详实的数据库,为防弹复合材料的设     计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梅志远,朱锡,刘燕红,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弹道冲击 — 研究进展EJ].力学进展,2003,33(03):375388.        [2]ABRATES.Impactonlaminatedcomposites:recentadvances   — [J].ApplicationofMechanicsReview,994,47(11):517544.         [3]ABRATES.Wavepropagationinlightweightcompositearmor   — [J].JournalDePhysiqueIV,2003,110:657662.         [4]TASDEMIRCIA,HALLIW.Theeffectsofplasticdeformation     — — onstresswavepropagationinmultilayermaterials[J].Interna      — tionalJournalofImpactEngineering,2007,34(11):1797 1813.           [5]曾黎明.功能复合材料及其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6]陈利民.织物特性对防弹复合材料弹道性能的影响[J].纤维复 — 合材料,1995(03):610.        [7]俞喜菊.防弹纤维复合材料中树脂的性能研究[D].上海:上海   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r8]NAIKNK,SHRIRAOP.Compositestructuresunderballistic   — impact[J].CompositeStructures,2004,66(14):579590.        [9]李琦,龚烈航,张庚申,等.芳纶与高强聚乙烯纤维叠层组合对  — 弹片的防护性能[J].纤维复合材料,2004,(03):35.          [10]金子明,沈峰,曲志敏,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抗弹性能研究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O]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J].纤维复合材料,1999,(3):59.      孙志杰,张佐光,沈建明,等.UD75防弹板工艺参数与弹道性   — 能的初步研究口].复合材料学报,2001,18(2):4649.      黄玉松,陈跃如,邵军,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材料的    研究进展口].工程塑料应用,2005,(11):6973.           DELLACN,SHUD.Mechanicalpropertiesofcarbonnano       tubesreinforcedultrahighmolecularweightpolyethylene口].Ad    —  vancedStructuresandFunctionalMaterials,2008,136:4550.        ALVESA,NASCIMENTO1,SURARZEJ.Influenceof          weatheringandgammairradiationonthemechanicalandballistic      behaviorofUHMWPEcompositearmor[J].PolymerTesting,   2005,24(1):104113.    王荣国,武卫莉,谷万里.复合材料概论[M].哈尔滨:哈尔滨   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SK.Structureandpropertiesofhighperformancepolymericand —   carbonfibersanoverview[J].SAMPEquarterly,1989,20(2):—  38.        薛璞,陶肖明,余同希.纺织复合材料能量吸收性能的研究进— 展[J].力学进展,2000,30(O2):227238.     张佐光,霍刚,张大兴,等.纤维复合材料的弹道吸能研究[J].    复合材料学报,1998,15(2):7480.            — WAMBUAP,VANGR1MDEB,L0MOVS,etaI.There           sponseofnaturalfibrecompositestoballisticimpactbyfragment   simulatingprojectiles[J].CompositeStructures,2007,77(2):—— 232240.         — RC)YLANCED,WILDEA,TOCCIG.Ballisticimpactoftex    tilestructures[J].TextileResearchJournal,1973,43(1):34 41.          KARAHANM.Comparisonofballisticperformanceandenergy        absorptioncapabilitiesofwovenandunidirectionalaramidfabrics  — [J].TextileResearchJournal,2008,78(8):718730.     李勇,陈南梁.机织平纹布和经编双轴向布层合材料抗冲击性  — 能研究[J].产业用纺织品,2004,22(O2):2629.       梁子青,邱冠雄,周庆,等.纬编双轴向织物复合材料的弹道冲      击响应[J].纺织学报,2003,24(03):217219.       — GOIDSMITHW,CHANGH,DHARANCKH.Quasistatic       andballisticperforationofcarbonfiberlaminates[J].Interna       tionalJournalofSolidsStructures,1995,32(1):89103.           LEELB,SONGWJ,WARDTE.Failureofspectrapolyethy       lenefiber-reinforcedcompositesunderballisticimpactloading   — [J].JournalofCompositeMaterials,1994,28(13):12021226.           GABRIELLAFC.Astudyontheballisticperformanceofcorn — posites[J].MacromolecularSymposia,2006,239(1):217226.    张佐光,宋焕成,梁志勇.复合材料弹道性能的实验与估算[J].    —  材料工程,1994,(6):2831          JENQST,KU0JT,SHEULT.Ballisticimpactresponseof       — 3Dfourstepbraidedglass/epoxycomposites[J].KeyEngi   — —  neeringMaterials,l998,141143:349366.      练军.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弹道侵彻模拟[D].上海:东华大学博      士学位论文,2005.       — BAUCOMJN,ZIKRYMA,QIUY.Dynamicandquasistatic        failureevolutionof3Dwovencellularcompositesystems[J].      JournalofReinforcedPlasticsandComposites,2004,23(5): 1O0   材料工程/2010年11期  47l一481.       [31]徐静怡,顾伯洪.编织复合材料弹道冲击破坏形态及模式EJ].    — 弹道学报,2002,14(2):3943.           — [321FLANAGANMP,ZIKRYMA,WALLJW,eta1.Anexperi         — mentalinvestigationofhighvelocityimpactandpenetrationfail       — uremodesintextilecomposites[J3.JournalofCompositeMate—  rials,1999,33(12):10801103.          [33]MOURITZAP.Ballisticimpactandexplosiveblastresistance     ofstitchedcomposites[J].CompositesPartB-Engineering,—  20O1,32(5):429437.           1-343HOSURMV,KARIMMR,JEEIANIS.Studiesonstitched         wovenS2glass/epoxylaminatesunderlowvelocityandballistic      — impactloading[J].JournalofReinforcedPlasticsandCompos—  ites,2004,23(12):13131323.            [351LIHL,KWONYD,LEMKW,eta1.Constructionshaving       improvedpenetrationresistancerP].USAPatent:5591933, —  1997~017.        E363何洋,梁国正,吕生华,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材料用— 树脂基体的研究进展[J1.化工新型材料,2002,30(10):2932.        [37]LODEWIJKLJ,MARIEBJH_Polyurethanecomposite[P].— —  PCT;W000/29468,20000525.     [38]沈春银,章忠秀,盛季生.聚合物/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  — 分散稳定机理[J].化学与粘合,2000(O4):178181.       1,39]赵俊山,王勇祥,邱桂杰,等.结构/功能一体化轻质复合防弹 — 材料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5,(01):2224.       [4O]张小林,程金星,陶影,等.新型热塑性弹性体SEBS及其改性 — 的研究进展[J].弹性体,2005,15(O6):7276.      [41]ARAZIZS,HARELH,MAROMG.Po1yethylene/po1yethy~      lenecompositematerialsforballisticprotection[J].SAMPE—  Journal(USA),1997,33(4):7275.           1,42 ̄WALSHTF,LEEBL,SONGJW.Penetrationfailureof  —  —  Spectrapolyethylenefiberreinforcedballistic-gradecomposites  —— [J3.KeyEngineeringMaterials,1998,141143:367382.        [431熊杰,顾伯洪,周国泰,等.防弹层压复合材料防弹性能的实验 — 研究[J].纺织学报,2003,24(o6):4749.         [44]PARKAD,PARKD,PARKAJ.Ballisticlaminatestructure   — insheetforml'P].USAPatent:US7148162B2,2006~1202.       [45]CUNNINGHAMDV.Uniqueballisticcomposition[P1.USA — —  Patent:U¥7407900B2,20080805.         [46]刘国权,杨大峰,梅树清.防弹用纤维复合材料最佳树脂含量  研究EJJ.玻璃钢/复合材料,2OOl,(2):13~15.      E471梁子青,周庆,邱冠雄,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防弹复合材 — 料的研究[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3,22(2):69.      [48]张大兴,张佐光,仲伟虹,等.成型压力等因素对UD66靶板弹      道性能的影响l,J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9,25(4):378— 380.          [491胡保全,牛晋川I.先进复合材料[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6.       [5O]彭刚,冯家臣,刘原栋,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抗弹吸能特性研  究[J3.弹道学报,2007,19(O3):lO一14.        —  [51]MOONSI,JANGJ.Theeffectoftheoxygenplasmatreatment               ofUHMWPEfiberonthetransversepropertiesofUHMWPE-     f|ber/vinylestercomposites[J].CompositesScienceandTech~—  nology,1999,59(4):487493.         Es2]COHENY,REINDM,VAYKHANSKYLE,eta1.Tailoring      theinterfaceinpolyethylenefiber/matrixcomposites:surface~    —  entangledinterraciallayerEJ].CompositesPartAAppliedSci~   —  enceandManufacturing,1999,30(1):1925.             [533ZHENGZ,TANGXz,SHIMW,eta1.Astudyoftheinflu~           — enceofcontrolledcoronatreatmentonUHMWPEfibresinrein    forcedvinylestercompositesI-J].PolymerInternational,2003,—  52(12):18331838.      [54]郑震,唐小真,施楣梧,等.UHSPE纤维的表面改性及其增强     复合材料防弹性能的研究I-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2,25—  (6):37.        [553张佐光,孙志杰,张大兴.一种复合材料高效高强度承力防弹  — 板I-P1.中国专利:ZL02256562.0,2003一1001.     [56]张佐光,仲伟虹,孙志杰,等.轻质复合材料防弹板[P].中国专 —— 利:ZL99210986.8,2001124.     [57]吴杨佳君.一种多层结构复合材料防弹板及防弹装置[P].中国 —— 专利:ZL200520037954.6,20061213.         E58]陈成泗,陈冠军.高性能PE材料与陶瓷板复合的防弹胸插板 — [P].中国专利:ZL200520129510.5,2006~1018.        [59]孙志杰,张佐光,张大兴.一种复合材料防弹承力装甲板[P]. — 中困专利:ZL02256789.5,2003~0917.         — [603HARPELLGA,PREVORSEKDC.Penetrationandblastre     sistantcompositesandarticles[P].USAPatent:5376426,1994—  12~27.        [61]PREVORSEKDC,LEMKW,KWONYD.Constructions      havingimprovedpenetrationresistance[P].USAPatent:— —  5545455,19960813.       — 1,62]GROGANJ,TEKALURSA,SHUKLAA,eta1.Ballisticre         sistanceof2Dand3Dwovensandwichcomposites[J].Journalof      SandwichStructuresMaterials,2007,9(3):283~302.        [63]黄英,刘晓辉,李郁忠.Kevlar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冲击       — 损伤特性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2,20(3):486 491.      [64]黄英,刘晓辉,李郁忠.玻纤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冲击 — 损伤特性研究口].机械科学与技术,1999,18(03):483488.               基金项目:天津市自然基金资助项目(10JCYBJC02300, o9JCYBJC03700)  ——  —— 收稿日期:20090727;修订日期:20100415        作者简介:陈磊(1986~),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抗冲击复合材料的      — 研究,联系地址:天津市河东区成林道63号(300160),Email:xlchenlei  @163.eom
大叔大爷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文档单价:1.00 会员免费
开通会员可免费下载任意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