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MPa冷轧热镀锌双相钢组织性能及其织构演变.pdf

  • 文档大小:1.78 MB
  • 文档格式:pdf
  • 约 5页
  • 2022-03-24 发布
  • 举报
800MPa冷轧热镀锌双相钢组织性能及其织构演变1 800MPa冷轧热镀锌双相钢组织性能及其织构演变2 800MPa冷轧热镀锌双相钢组织性能及其织构演变3 800MPa冷轧热镀锌双相钢组织性能及其织构演变4 800MPa冷轧热镀锌双相钢组织性能及其织构演变5
已阅读完毕,您还可以下载文档进行保存
文档单价:1.00 会员免费
开通会员可免费下载任意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内容下载后可编辑。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0   材料工程/2010年9期  800MPa冷轧热镀锌双相钢组织性能及其 织构演变    MicrostructureandProperty    GalvanizedDualPhaseSteel        of800MPaColdRolledHotDip    andItsTextureEvolution        金光灿,赵爱民,赵征志,唐      获,刘利。,周建              (1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研究院,北京100083;2首钢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39) —  —  —      JINGuangcan,ZHAOAimin,ZHAOZhengzhi,TANGDi,LIULi。,ZHOUJian。           (1ResearchInstituteofMetallurgyEngineer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Beijing,         Beijing100083,China;2InstituteforResearchofShouSteel,Beijing1O0O39,China)                 摘要:对800MPa级热镀锌双相钢热轧、冷轧及退火后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分析比较了热轧和退火后的力学性能,            并考察了其织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实验用钢经820 ̄C保温140s热镀锌退火后,可获得抗拉强度819MPa,伸长率为               17%的铁素体+马氏体双相钢,铁素体晶粒尺寸在1.5~4m之间,马氏体体积分数为34左右;热轧织构密度较弱,但                  已呈现出织构的雏形;冷轧后a织构和织构密度显著增长;热镀锌退火后a织构变化不大,不利织构{001)<110>织             构密度有较大程度地攀升,7织构取向密度值波动很大,最大织构组分为{112}<110>织构;快冷过程中形成的马氏体阻    碍了有利织构{111)的发展,使得不利织构{001}(110>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关键词:热镀锌双相钢;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织构  中图分类号:TB332    ———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381(2010)09004005             — Abstract:Microstructuresofhotrolled,coldrolledandhotdipgalvanizedannealedsampleswereob                served,mechanicalpropertiesofhotrolledandhotdipgalvanizedannealedsampleswereanalyzedand                — compared.Atthesametime,processoftextureevolutionwasstudied.Theresultsshowthatan                nealedat82O ̄Candsoaked140s,thetensilestrengthandtotalelongationofhotdipgalvanizeddual                  phasesteelreach819MPaand17respectivelywithF+Mmicrostructure.Thesizeofferritecrystal                    grainis1.5-4um,thevolumefractionofmartensiteisabout34.Thedensityofhotrolledtextureis       —      week,but7-fibertextureisformedweekly;aftercoldrolling,afiberand7一fibertexturebothdevelop    —     remarkably;afterhotdipgalvanizedannealing,afibertexturechangesverylittle,but{001)(110)             textureincreasesnotably.Theorientationdensityof7-fibertexturegreatlyfluctuates,thetexture               component{112)<110>possessesofmaximumamount.Themartensiteparticlewhichisformedinthe                — processofrapidcoolinghindersthedevelopmentoffavorabletexture{111),SOitmakesthatthedis         advantagetexture{001}(110>hasagreatextentincreasing.         Keywords:hotdipgalvanizeddualphasesteel;microstructure;mechanicalproperty;texture  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高强度高塑性的钢         板得到了广泛应用。双相钢的产生和发展正是由于汽         车工业的发展需要采用高强度高成形性板材的直接结           果。目前,针对高强度高塑性双相钢的化学成分设计、 组织和性能研究与生产工艺优化,国内外许多学者都   已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口]。但是针对高强度双相钢          的深冲成形性能和织构控制的相关理论研究还处于初   步探索阶段。                  本工作针对热镀锌工艺在实验室开发出了            800MPa冷轧热镀锌双相钢,利用SEM,TEM技术对          热轧、冷轧和退火后的组织进行了观察,同时检测了热   轧和退火后的力学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双相              钢的热轧织构、冷轧织构以及热镀锌退火后的织构进  行了观察,分析了双相钢织构的演变规律。  实验材料及方法              实验用钢在50kg真空感应炉中冶炼,冶炼后    将其锻为100mm× 120mm×       35mm的长方形坯料。          随后将钢坯在实验室热轧机上经过6道次轧制到   800MPa冷轧热镀锌双相钢组织性能及其织构演变 41   ℃     ≥ 3.8mm厚,加热温度1250,保温lh,开轧温度 ℃      ℃        1150,终轧温度控制在880左右,卷取温度选 ℃     择650。其化学成分范围如表1所示。热轧板经        酸洗后冷轧至1.14mm,冷轧压下率约7O%,并将  冷轧板切成185mm×      50ram的钢板以进行热镀锌     退火实验。       表1实验用钢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Table1Chemicalcompositionofexperimentalsteels(massfraction/)       —   模拟热镀锌退火工艺在实验室RYY-512外热式               盐浴炉中进行,将实验用钢板放人高温盐浴炉(A+F                 两相区温度)中进行两相区退火,静态连续冷却相变     (ContinuousCoolingTransformation,CCT)实验测得         ℃    的实验用钢的A,Ac。点分别为735,850,退火温 ℃     度为820,保温时间为140s,空冷10s左右,放到低     ℃         温盐浴炉(镀锌温度460)保温5s,最后进行水淬。          镀锌退火工艺及其参数如图1所示。\  2 j 矗  A g Time/S    图1热镀锌退火工艺  —    Fig.IHotdipgalvanizedannealingprocess                将热处理后的试样沿轧制方向制成拉伸试样,进                  行力学性能测试。利用SEM,TEM观察显微组织及        其精细结构。在热轧板、冷轧板和退火试样上截取12ram×        24mm的宏观织构样品,表面经研磨掉1/4    后,在X射线衍射仪上分别测量{110},{200},{211}   三个晶面极图,并用Bunge级数展开法计算取向分布  函数(ODF)。      2实验结果及分析            2.1双相钢的热轧、冷轧及热镀锌退火后的组织形貌               图2显示了双相钢的热轧组织、冷轧组织及热镀          ℃ 锌退火后的双相组织。实验用钢经6道次轧制,650    卷取后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加珠光体组织(图2(a)),    铁素体晶粒为灰黑色,呈等轴状,尺寸在1O~12tLm之               间,比较粗大;珠光体为亮白色片层状,呈条带状分布       在铁素体基体上。冷轧后的组织形貌如图2(b)所   示,铁素体沿轧制方向被明显拉长,珠光体片层沿拉伸            方向也被拉长。热镀锌退火后双相钢的扫描组织如图     2(c)所示,为典型的铁索体+马氏体组织。铁素体晶    粒尺寸明显比热轧时要小很多,大约在1.5~4m之    间;马氏体为亮白色,呈岛状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应        用ImageTool软件分析,马氏体体积分数为34左  右。     图2热轧、冷轧及热镀锌退火后的显微组织(SEM)  (a)热轧组织(F+P);(b)冷轧组织(F+P);(c)热镀锌退火组织(F+M)               Fig.2Microstructuresofhotrolled。coldrolledandhotdipgalvanizedannealedsamples(SEM)         (a)hotrolledstructure(F+P);(b)coldrolledstructure(F+P);(c)annealedstructure(F-I-M)     图3为热镀锌退火后双相钢的精细结构,可以发      现在铁素体中存在着大量的位错,如图3(a)。位错的   产生是由于在两相区退火过程中,奥氏体向马氏体转       变时,会发生体积膨胀,其中原子体积膨胀1左右, 42   材料工程/2010年9期    晶胞体积膨胀2%~4左右,马氏体相变所产生的体   积膨胀就会诱发与马氏体相邻的铁素体内产生一定量     的位错。图3(b)为马氏体的精细结构,透射电镜下观    察,马氏体为板条马氏体,在板条马氏体内部也存在着  高密度的位错亚结构。另外,透射电镜下观察发现,在   铁素体内部还弥散分布着一些细小的析出物,这些小      颗粒尺寸小于5nm,大部分分布在铁素体晶界附近               (图4(a)黑色箭头所指的位置)。经能谱分析,这些细           小弥散的析出物主要为TiC和NbC,如图4(b)所示。   两相区退火过程中,铁素体中的碳化物大量溶解或是   部分溶解,快冷过程中冷却速率很快,只能以极细小的    颗粒析出。    图3双相钢中的位错和板条马氏体(TEM)  (a)位错;(b)板条马氏体          F/g.3Dislocationandlathmartensiteindualpbase(DP)steel(TEM)   (a)dislocation#(b)lathmartensite 3OO 250 200 专150 lO0 50 O‘  1    lNbTj…  k...-^.』           123456 Energy&eV    图4双相钢中的碳化物析出及能谱分析   (a)碳化物;(b)能谱分析           Fig.4CarbideprecipitationinDPsteelandenergyspectrumanalysis    (a)carbideprecipitation;(benergyspectrumanalysis         2.2热轧试样和热镀锌退火试样的力学性能          表2为热轧后试样与热镀锌退火试样的力学性能   ℃    对比。本实验用钢经820退火,保温140s后,双相          钢的抗拉强度可以达到819MPa,伸长率可以达到   17%,表现出典型的铁素体+马氏体双相结构的力学          性能特征。与热轧试样相比,热镀锌退火后,双相钢的   屈服强度有着显著的降低,降低了143MPa,抗拉强度    则提高了133MPa,因此屈强比也要比热轧时低很多。                图5为热轧试样和热镀锌退火后双相钢的应力一应变            曲线对比,由图5可以看出,双相钢的应力一应变曲线   呈连续屈服,无屈服平台,而热轧后的应力一应变曲线               有着明显的屈服延伸。之所以应力一应变曲线连续屈               服并且屈服强度很低,与双相钢中的组织特征是密不           可分的,由于双相钢中存在了大量的位错,这些位错在    拉伸变形过程中是可动的,在较低的外应力作用下,位  错被激活,因此使得双相钢应力一应变曲线表现出无屈   服平台这一特点,并且也使双相钢表现出低的屈服强             度和屈强比[6]。而极细小的TiC,NbC的析出,也会                    使得退火后双相钢表现出低的屈服强度这一特性,        由于析出物极细小,位错线将切过粒子而不发生弯     曲,这样就明显减弱了原来的强化效果j,因此经两     相区退火后双相钢的屈服强度较热轧时低。而第二     相马氏体的存在则赋予了双相钢高的抗拉强度和低  的伸长率。     800MPa冷轧热镀锌双相钢组织性能及其织构演变 43   表2热轧与热镀锌退火后试样的力学性能对比           Table2Mechanicalpropertiesofhotrolledandhot    dipgalvanizedannealedsamples        2.3热镀锌双相钢织构特征及其演变                图6为双相钢热轧、冷轧及退火织构。一45。的             ODF截面图,图7为热轧、冷轧、退火后织构沿a和7        取向线的取向密度变化对比。 一\  暑 2 Strain    图5热轧试样和热镀锌双相钢应力一应变曲线对比  —       Fig.5Stressstraincurvesofhotrolledandhot  。    dipgalvanizedannealedsamples     ≠—   图6双相钢热轧织构、冷轧织构及退火织构245。的0DF截面图    (a)热轧(密度水平:1.0,2.0,3.0,4.0,4.5);(b)冷轧(密度水平:1.0,2.0,3.0,4.0,5.0,6.0,  7.0,8.0,9.0,9.8);(c)退火(密度水平:1.0,2.0,3.0,4.0,5.0,6.0,7.0,8.0,8.2)                  Fig.6ODF一45。sectionofhotrolledtexture,coldrolledtextureandannealedtextureinDPsteel     (a)hotrolling(densitylevel:1.0,2.0,3.0,4.0,4.5);(b)coldr0lling(densitylevel:1.0,2.0,3.0,4.0,5.0,6.0  7.0,8.0,9.0,9.8);(c)annealing(densitylevel:1.0,2.0,3.0,4.0,5.0,6.0,7.0,8.0,8.2)’   口  C Q 岂  . 0     00        图7热轧、冷轧、退火后织构沿a和7取向线的取向密度变化  (a)a取向线;(b)7取向线    —              Fig.7Densityofafiberand7一fiberorientationofhotrolled,coldrolledandannealedtextureinDPsteel— (a)dfiber;(b)7一fiber          由于热轧过程中交替发生轧制变形和动态再结晶               过程,热轧织构类型比较复杂,并且密度都很微弱,但    已经呈现出了纤维织构的雏形。热轧织构主要由许多                密度较弱的织构组分构成,较强的织构组分为{1l1)     三IsI1口L10一苦IJ0 44   材料工程/2010年9期   (112)和{l11}(110)织构,所对应的取向分布函数值在                3.4~4.5之间。有研究表明热轧织构的产生可能 与奥氏体区轧制变形机制和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时的  K-S取向关系有关,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期间存在取  ∥∥  向关系即(1i-1)a(111)7,[111]a[110-]7,因此在 转变后的热轧织构中存在组分相对较强的{111}织构。     冷轧织构主要由{112}<110>,{111)(110>及{001)     (110)织构等典型的体心立方金属冷轧织构组成。          最强组分在{112}<110)取向附近,所对应的取向分布           函数值在9.8左右。a纤维织构从{001}(110>至  {111)(110>及其取向附近的取向分布函数值均高于       4,从{331)(1i0>取向附近至{110)(110>的取向分布函  数值比较弱,小于1.5。7纤维织构所对应的取向分布    函数值在7~8之间。冷轧织构与热轧织构相比,沿7            线的取向分布函数变化均很小,基本上是一条水平直          线,所不同的是冷轧织构密度要高于热轧织构;沿a线 的取向密度值的变化趋势虽然不完全相同,但也有相    似之处,从{001}(110)到{112)<110>的变化趋势大致 相同,只是冷轧织构密度也同样要高于热轧织构密度。             由此可知,热轧织构的a纤维织构和丫纤维织构中一              些稳定取向在冷轧变形中得以保留,并得到了进一步 的发展m]。           热镀锌退火后,双相钢a织构密度并未明显减弱,         反而不利于深冲性能的{001}(110)织构密度有较大程    度的攀升,如图7(a)中圈中的部分所示。退火织构与   冷轧织构沿a线的取向密度值的变化趋势是相似的,  都是在{112)<110>及其取向附近取得最高值,且{331) <110)到{110)<110)之间的取向密度值都比较小。不        同的是,{001}<110>到{112)(110>之间的取向密度值    要高于冷轧织构;7纤维织构的取向密度值变化趋势        与冷轧织构明显不同,从{111}(110)到{ll1}<112>取   向密度值波动很大,并在{111)(112)处取得最高值,但       平均7纤维织构密度变化不大。             双相钢退火后纤维织构未得到更为显著的发           展,反而a纤维织构并未减弱,并且不利于深冲性能的         {001}织构的进一步发展,这与两相区退火后快冷过程   中形成的马氏体有着较大的关系,马氏体颗粒的存在       阻碍了铁素体滑移系的开动,从而阻碍了有利织构           {111)的发展,使得不利织构{001)得到一定程度的发            展。同时,合金元素C和Mn也会阻碍退火过程中有         利织构{111)的发展,这也可能是造成最终双相钢中不 利织构产生的一个原因。    3结论   (1)本实验用钢经820 ̄C保温140s模拟热镀锌退           火后,可以获得抗拉强度819MPa,伸长率为17的综  合力学性能良好的双相钢;退火后的显微组织为马氏      体呈岛状分布于铁素体基体上,铁索体晶粒尺寸在     1.5~4m之间,马氏体体积分数为34左右。   (2)热轧织构类型复杂并且织构密度比较微弱,但    已呈现出7纤维织构的雏形;冷轧后,a纤维织构和7          纤维织构都得到显著增长,最大织构组分在{112)     (110>取向附近,所对应的密度值为9.8;热镀锌退火                后双相钢的a织构密度并未明显减弱,不利于深冲性     能的{001)(110>织构密度有较大程度的攀升,7纤维  织构并未得到更为显著的发展。 (3)两相区退火后快冷过程中形成的马氏体颗粒      阻碍了铁素体滑移系的开动,从而阻碍了有利织构  {111)的发展,使得不利织构{001)得到一定程度的发                展;本实验用钢中存在的较高含量C,Mn元素,可能           是造成最终双相钢中不利织构产生的一个原因。   参考文献          r1]RoCHARO,MEL0TMF,PERELOMAEV.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attheinitialstagesofcontinuousannealingofcoldrolled—      dualphasesteel[J].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A,2005,—  391:296304.    [2]温东辉.金相组织对双相钢强度影响的研究[J].上海金属,2005,—  27(6):5355.      [3]马鸣图,吴宝榕.双相钢一物理和力学冶金[M].北京:冶金工业  出版社,2009.126.      [4]焦书军,张红,郑建平.冷轧热镀锌双相钢成分设计模型化的研究 — [J].宝钢技术,2003,(5):4347.        [5]张学辉,毛卫民,朱国辉,等.汽车用冷轧超高强度双相钢的研发 — 与生产[J].武钢技术,2008,46(3):5457.        [6]张继诚,符仁钰,张梅,等.相同成分DP钢和TRIP钢部分力学  — 性能的比较[J].热加工工艺,2006,35(22):1315.      [7]SHIMF,孙忠明.双相钢和低合金高强度钢成形性能的对比[J].—  2002,(4):1822.           [8]ZAHIRISH,BYONSM,KIMS.Staticandmetadynamicre-        crystallizationofinterstitialfreesteelsduringhotdeformation[J]. —  ISIJInternational,2004,44(1I):19181923.        [9]毛卫民.金属材料的晶体学织构与各向异性[M].北京:科学出版  社,2002.40.          [1O]TOTHLS,JONASJJ,DANIELD,eta1.Developmentofferrite   —  — — rollingtexturesinlowandextralowcarbonsteels[J].Metallur   —  giealTransactionsA,1990,21A:29853000.    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E03A06);北京市科  技计划资助项目(I)07010300700701)  ——  — 收稿日期:20090504;修订日期:201003一l1     作者简介:金光灿(1981一),女,博士研究生,从事汽车用钢方面研究工         作,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o号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研究— 院(100083),Email:emily929@126.com
布丁老师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文档单价:1.00 会员免费
开通会员可免费下载任意文档